返回资讯

司库管理迎来政策红利,企业数字化加速

作者 :莫莫
2022.05.24


当下,消费互联网的黄金时代走向尾声,疫情使得各个赛道的增长逐步放缓,而创投圈的钱,正在悄然流向企业服务。


IT桔子数据显示,2021年,企服赛道融资总额创历史新高,总融资额突破6300亿人民币。


2022年企服赛道中,一个名为“司库管理”的细分赛道正在被点燃。


政策是这一赛道爆火背后的主要推动要素。


今年1月,国资委颁布《关于推动中央企业加快司库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资金管理的意见》的通知,3月,国资委再度发文《关于中央企业加快建设世界一流财务管理体系的指导意见》。两则文件明确指出数字化司库体系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


政策出台后,司库管理商机初现,创业者、投资人择机而动。


司库立方成立于2017年,目前是一家B轮的企业,其资方涵盖经纬中国、涌铧投资,信天创投,海贝资本,AA投资等。


目前司库立方用1个API链接全球1000+银行、50+支付机构,服务过金融、保险、券商、信托、零售、电商、汽车经销、医药等30余个细分行业,帮助管理的企业资金规模达100,000亿以上,支持单个企业的日交易数达到百万笔。


创始人李静是连续创业者,拥有15年行业经验,曾在多家千亿上市集团担任财务及投资高管,创立过企业集团内部银行管理体系,曾帮助在职企业管理金融规模超1000亿,主导过旗下企业上市、并购、二级市场投资和金融产品打造。


政策东风吹来,司库管理的风口到来了吗?为什么司库管理对企业数字化进程很重要?蓝海背后,司库管理落地难点有哪些?


5月19日,司库立方创始人李静做客「科创最前线会客厅」,就上述问题进行了进一步解析。


以下内容基于司库立方创始人李静的访谈整理,由科创最前线&投资人说编辑。

一、为什么司库管理对企业数字化进程很重要

今天都在讲企业数字化,那么什么是企业数字化?


企业数字化的过程是三流合一的过程——业务流,资金流,数据流的三流合一。


业务流


企业中所有发起应收应付的系统类型。企业中和钱有关的审批和核销类动作,各种审批以后没有直接到账的,都属于应收应付的发起类。


资金流


企业收款付款离不开银行账户,如今企业支付主要是通过银行实现。


这类厂商可以帮助企业打通各家银行,实现互联互通。


不仅是企业支付,账户的流水信息等很多服务都可以互联互通;


他们承接应收应付的指令,进行数据处理整合后,直连发送到银行或者第三方支付实现实收实付的动作落地,同时反馈处理结果信息给业务流系统。


数据流


数据流是和钱无关的系统,比如记录数据、账务系统、数据分析系统,邮件管理系统等。


企业的数字化过程就是三流合一的过程。


但是过去有些企业一说数字化,就说要不咱们上个系统吧。但如果你理解的数字化只是上个系统,只能说明你的公司还在1.0的系统化阶段。


我们曾接触过一个小企业,OA系统依赖钉钉,报销也有自己独立的报销系统,工资发放则使用HR SAAS系统,这几个系统都在经历审批流,但是审批后资金都没到账,因为他们发起的是应收应付类的审批,只是形成了最终可以执行的指令。


这并不是孤例,大多数企业都有着这样的问题。


更为致命的是,上述提到的系统数据之间不互通,你在钉钉里面看不到HR系统的数据,在HR系统也无法查看钉钉的审批数据。


这还只是单纯的业务系统。企业还会涉及到3个银行账户,基本户,收入户,支出户,这些账户分布在各个银行中,每个银行账户之间数据不通,支付操作也要用不同的银行账户来操作。


此时,财务人员会变成公司的大客服。假设财务人员每10分钟查询一次,一天8小时的带宽拉满也只能查询48次,无法响应随时可能出现的需求。


数据孤岛的形成给大家的工作徒增很多麻烦,所以财务人员经常被吐槽,脸难看,事难办。每天要在各种系统之间来回切换,反复横跳,大家不可能开心。


系统之间的数据还需要人工来进行交互,重复性工作非常多,反而增加了很多工作量。上了系统可能比不上系统还麻烦。


现在有部分企业试图使用RPA机器人来代替人工,处理不同系统之间的系统的重复性工作,企业数字化进入2.0阶段——智能化。


当各个系统软件都能用AI员工处理、自动化运作和操作,数据不再需要经过人工干预时,数据的价值会升级,得以用来做经营的预测、经营的管理、经营的规划、辅助决策依据等,让其成为一个公司的辅助决策大脑。


这才实现了数字化的3.0阶段。


为什么资金管理是产业数字化的关键?


企业99%的业务都是和钱相关的,收款,付款,内部流动性,投资融资等全都离不开资金。


也就是说,业务流和资金流相辅相成,企业的一切运转活动最终都表现为现金的流入和流出和运用。


业务流发起的是企业的应收应付,资金流将应收应付的业务场景,落地到实收实付去执行,而很多的实收实付,都不可避免和银行发生联系去落地,所以企业业务与银行数据流是紧密不可分的。


而业财一体化中,财务离不开和银行的交互。所以业财一体化,其实是业财银一体化,打通银行,实现数据互通,就是将业务流、资金流、数据流进行三合一。


因此,资金流是连接各个数据孤岛的纽带,是产业数字化的关键。而资金流的管控则体现在司库上。


司库并不是一个新事物。


“司库”一词,最早起源于隋朝,是指掌管兵器卤簿的部门或机构,后指金库和国库。


在西方,司库是英文Treasury在财务管理领域的中文翻译,Treasury在英文中的含义较多,如国库、金库、财政部、金融、财资等,是对金融领域中资金属性较强的相关事项的统称。


现代提到的“司库”,则是指企业的核心部门——资金部,主要负责现金管理、投资、风险控制等。司库的发展受企业内在需要和外部环境的影响,在新技术及时代背景下,司库的形式及价值也在发生变化。


2022年的风口是司库。政策的推动和媒体的关注使得司库管理概念在近年来得到了普及。


国资委连续颁布的两则重磅文件,核心思想是要将司库体系建设作为促进财务管理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切入点和突破口。


这不仅仅是对中央企业的要求,更是体现了国家对于产业数字化中资金流管理的重视程度。


通过司库管理,企业能够实时判断哪条业务线最赚钱,企业应该把钱花在哪条业务线才能实现更好发展,以及把钱花在哪个时间节点可以产生最大的经营价值。

二、蓝海背后,司库管理落地点有哪些

目前,司库立方所服务的客户涵盖跨国企业、中小企业以及部分初创企业。


业务涉及行业超过30类,分布在金融、保险、券商、信托、零售、电商、汽车经销、医药等细分行业。


尽管司库立方以产品优势打开了市场,获得客户认可度和行业影响力,但在具体落地客户场景的过程中,当然也是有很多困难和阻碍的。


目前司库立方利用“业财银”三流一体的模式,用API银企云的方式让银企直联,真正建立了资金流管理的“高速公路”。


今天业务和财务系统只要涉及审批,都和钱有关。


企业内部99%的系统几乎都和钱有关,都要和银行之间进行数据或者支付的交互。现金流就像血液一样链接了这些系统孤岛,使得企业和银行之间互联互通。


“银企直联”,就是通过internet或专线联接的方式,实现企业财务系统和银行综合业务系统的直联对接。


通过银企直联对接,企业可实现账户余额、明细实时查询、实时转账以及电子回单获取。


如果连银行跟企业之间的高速公路都未曾修通,就想要在路边建设一大堆商场发展生态,这显然十分滑稽。


但是修通高速公路的难度并不低。


首先,一家企业需要同时对接多家银行,而每家银行的接口都不同。


一家企业要想满足基本的生存需求,至少要开通基本户、税务户、工资户,以及收支两条户5个银行账户。


受业务需求影响,还会新开多个其他银行的账户,很多老板、CFO手里总是时常拿着一大把盾。


我曾做过一个调查,在收到的有效样本数量中,近90%的老板、CFO都存在U盾困扰问题。


其中,接近50%的人群有5个以下的U盾,超30%的人群有5-10个U盾,近20%的人群超过10个U盾。超50%的人表示对U盾的厌恶值达到了顶峰。


要想完全替代U盾,你需要同时对接如此多数量的银行,每一个银行的接口都不同。即使你打通了建行,也不一定能够为跟工行建立友善合作。


第二,传统银企直联建设周期长,价格昂贵。


首先,需开户行代为向分行申请,并且有资金存量要求,且年费为5-10万元/年。


其次,在传统交互模式下,单个前置机只能连接1家银行,投入成本高达27万元/年。为了完整安装前置机,需要专业的IT人员,开发周期长达1.5-2个月。


假设按照60天完成1家银行的开发来计算,要想连接1000家银行,2个人不间断需要84年才能干完。


为了保障资金安全,银行会不间断地进行业务升级。每一次升级都会带来业务的调整,银企直联的工作量又需要翻倍。


此外,在实际应用中,因为网络偶发的异常、证书认证异常,极易导致银企直联接口不稳定,需要专业人员巡检和维护。


我们之前服务过一家互联网物流企业,公司规模为1500人。


当时,他们已经与传统的定制化软件服务商沟通了一圈,后来才接触到我们。


使用我们产品后,半天完成上线,甚至没有给IT部门造成额外压力。


第三,银企对接运维难度大。


司库厂商直接去与银行对接是不可以的,因为银行不对中间商提供服务,只对企业开放接口和服务。


这对司库厂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找到恰好需要对接银行的客户,并通过服务客户再与银行对接,从而积累对接技术和经验,而且银行因为安全还要经常的调整接口,进行升级,如果接口调整大,厂商还要再重复工作,后期的安全性,链接,升级等等壁垒还挺高。


银企直联能带来的优势也很明显,它最核心的解决方案是打通了企业的资金系统、共享系统、ERP系统,真正实现了资金的集中管理、风险控制、并为企业的管理决策等提供完善的支持。


对接银企直联后,企业想要完成查账、转账、资金归集、报销、信息下载等功能就可以直接在自己的信息系统上自助进行操作,而不用再去登录专门的网上银行账户。


总的来说,落地的难点在于最初积累银行接口的过程,这考验金融科技公司是否能够直连银行,服务企业的资金管理需要。


另外,行业knowhow也很重要。


司库赛道是一个跨领域高度集成的赛道,要求创业者分别对软件、支付、交易、金融政策等领域有深刻的了解。


今天在乙方看来甲方很多都是个性化的需求,每个客户都能做的都不一样。但是在我们看来甲方的需求都是可配置的,只要乙方做出了一些标准化的功能就好。


当然这并不是说乙方弄一个标准产品给每个客户用,这不现实,每个企业客户都是独立的、不同的。


SAAS要求快速交付,也就说不是定制化的开发,而是用乐高积木式的搭建模式,就像盖房子,窗户、门、材料是标准的,选标准化的产品进行搭建和拼接,可以实现效率提升,也更利于产品的一个稳定性和标准化。


SAAS的核心主体是产品是否能够实现快速交付,产品的标准化程度,它与产品是否放在本地还是云上无关。


举个例子,现在有两种模式: 一种是我给到用户一匹布,让用户自己设计喜欢做什么颜色、什么花边、什么款式的裙子,让用户成为设计师,我成为产品执行者。


这样的工作模式会造成客户输入A想法,设计师输出B想法,最后造出C产品。


另一种模式是当客户输出想法时,我能拿出自己设计库里原有的图片,将客户脑海中的设计语言直接变成产品设计图,甚至是产品。


毫无疑问,大部分用户都会选择第二种模式,即将SAAS产品直接部署到云上。司库立方从成立之日起,便是在坚持使用云+司库的模式。


这与国资委今年的文件倾向不谋而合。


文件特别强调要运用云+司库的模式,“全面整合资金管理,加快与生产等业务信息系统兼容互通、数据共享,实现全集团‘一张网、一个库、一个池’,打通各应用系统壁垒,确保数据流转实时准确、高效顺畅、消除信息孤岛和数据烟囱”。


此外,中央企业需要建设司库管理体系,要按照中央企业“一朵云”建设要求,推动司库管理系统全面上云,构建新型的资金管理体系,来应对发展趋势。

司库建设的引擎被强势启动,这不仅是对中央企业提出了极为明确的要求,更是对中国企业的财务管理体系作出指导和预警。


今天很多人会问到我们做司库管理,如何确保客户企业的安全性?


安全问题,可以分为信息安全和支付安全,两个方面来解读。


信息安全上,信息安全跟系统本身并没有太大关系,更多取决于你采用的部署模式。主要考虑的是用户的数据部署在哪里?是本地化部署,还是云部署?


目前只有少部分企业会选择本地化部署服务器,大部分企业会选用公有云部署,也就是说,支付、网银大部分都在云上,云上安全和抗攻击能力相对还是比较高的。


支付安全上,安全是司库管理的生命线,我们绝不碰钱。


支付安全主要关乎加密、解密、身份认证等技术。银企直联的模式,是通过银行的标准接口接入,核心的对接难点在于是否能符合银行的安全标准和安全认证。


在对接中,银行的加密和企业之间的解密都是客户端自己的事情。


也就是说,司库管理没有碰客户的钱,钱是都在银行账户中的;


其次,司库管理企业也没有碰企业的支付数据,支付端都是由企业自行发送给银行的。

三、司库管理未来想象空间有多大?

未来3年,司库赛道一定是SAAS化司库的天下。


传统定制化模式中,定制化开发多、上线周期漫长,难以快速交付,并且传统银企对接模式对于企业端的硬件和人工配置要求很高,所以一直局限于大型超大型的客户市场。


SAAS模式打开了市场天花板的同时,又能实现快速交付、获客和营销。


未来10年里,司库赛道上巨鲸选手一定也会出现。


或许不一定会出现一家独大的企业,但头部巨鲸企业的总量也不会太多。


一方面,与toC的单品爆款逻辑不同,企服赛道需要长期积累,洞察客户需求,并不断根据需求迭代产品和技术,不能一蹴而就。


司库赛道的特点是,在安全和支付跨领域有高度集成性,壁垒高。


越是在行业积累时间长的项目,其产品稳定度、客户资源覆盖度、销售成熟度等越完备。


因此,在一个如此高的门槛下,它不会出现很多独角兽企业。


另一方面,政策也在不断加速,利好政策的支持下,国内司库创业赛道不会出现大的发展瓶颈。


最后我以自己的经验给创业者提供一些建议: 


如果是早期创业者,只要认定了一个方向,就要坚定地往前冲。


近几年发生的黑天鹅事件,更加提醒我们在创业过程中,一定要控制好现金流、预算和融资节奏。


公司越小,资金、人员越有限。所以要学会拿最少的资源最大的事,让企业的每一分钱发挥到最大的经营价值,通过有限的条件去创造高增长。


最后,心态也是非常重要的,最后送给大家一句:危难时坚心智,无人处常自省。


无论创业是否顺利,自省、思考都是创始人应有的常态。


作者|莫莫

编辑|小鲤

出品|科创最前线



了解更多 :